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学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0-12-31   浏览数:次   来源:

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学校 张瑞光

12月21日,“全市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召开。这次培训意义重大,使命光荣。通过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深刻的涤荡,灵魂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教育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刻不容缓,责无旁贷。

一、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培养树立学生的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意识、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负有不可替代的使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具有先决条件和光荣使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建立民族观和国家意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之义。也是打好共产主义理想底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必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讲话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指南。教育系统要着手在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下足功夫,抓出成绩,铸牢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三管齐下,才能抓出成效。

首先,要强化理想信念的学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渗透“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意识。在中小学中间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类等主题实践活动,举办“爱我中华——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拥抱”等主题班会、“走进蒙古族非遗手工艺主题展馆”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史、建党建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其次,要强化家风意识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与教育实践最生动的课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放弃家庭教育这个阵地。教师要首先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在家庭中开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家风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结合起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校要组织开展“我爱我家,好家风培养好孩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说说我的家风与家教”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和家长很快学习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生动和谐地融入意识教育当中,打好学生的思想意识底色。

再次,要强化民族意识的社会教育。学校要通过家校结合,加强宣传引导,培育广大群众“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通过大力弘扬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新风,让理想信念的光芒在各族群众心中闪亮。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舆论气场。

二、学校教育担负着文化培育和文化认知的重要使命。培育文化之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之义和必由之路。培育学生正确的文化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学校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文物保护,非遗文化等教育活动开展,将中华文化源流与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实施“读好民族故事,讲好中华文化”等读书活动,推进实施“中华民族意识知识竞赛”等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通过现代媒体手段,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使学生的铸牢国家民族意识,勇于同各种破坏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打好共产主义理想的底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传承,心理特征,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民族特色和优异传统。培育发展民族文化,厚植民族文化根脉,发展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理解和发展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核,引导各民族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文化的旨归,培育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我校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开设了线上课堂教学。为了不降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水准,我校少先队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热爱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线上专题活动。活动通过绘画、剪纸、书法、歌曲、手工作品展示了学生对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热爱与理解。活动培养了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爱国意识、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感。通过这些活动,是我深深认识到,文化认同是教育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没有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我们要把各民族的美的元素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们在这里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三、学校教育担负着培育爱国情怀,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尤其国际环境纷繁复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新的挑战,民族心理发生着深刻变化。当此际,更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影响下,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纷杂繁芜的思维模式,呈现了复杂的文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和精神凝铸。

学校教育担负着培育爱国情怀,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需要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学校教育更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首先要抓好教师队伍的意识形态建设。在党支部和团支部少队委的合力工作下,努力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氛围,思想建设氛围,工作环境氛围。有了氛围文化的营造,就使教师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中。这样才能培养好一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队伍。有了这样的队伍,才能更进一步做好引领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作。组建学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理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充分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底子。做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铺垫,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引领。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教育的天然使命和必由任务。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民族凝聚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这一光荣艰巨的任务,为国家民族培养好后继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下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