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第九小学——“双减”之二年级读书成果展
适老化

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乌拉特前旗第九小学——“双减”之二年级读书成果展
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双减”在行动 来源: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07-22 08:04 点击数:626

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诵读诗歌,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诗歌,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学习国学,诵读经典,讲述成语故事可以使我们亲近汉字、提升见识、修养品行、了解历史、传承文化。5月13日乌拉特前旗第九小学二年级举办了“品味书香,儒养心灵”读书成果展,老师与同学们一起畅游诗歌与国学的海洋。

下面让我们一起与参赛选手一起走进诗情画意,品味国学经典,享受诗歌带给我们的欢乐,品味国学经典,感受真善美,提高人文素养。

202409021725268993104634_11.png

202409021725269159773083_11.png

小故事,大智慧!其中成语故事,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它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如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今天二(1)班的樊子萱同学给大家带来了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梁朝的一个有趣的成语小故事《画龙点睛》。

故事像一段旋律,故事像一场春雨。美妙的故事,像一幅诱人的画卷,有趣的故事,像清晨的一缕缕阳光。让我们在多姿多彩的故事中,聆听花开的声音,让我们在想象奇特的故事里,汲取知识的养分。二年级二班的陈权毅给大家带来了《邯郸学步》和《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串烧。

202409021725269174200729_11.png

美妙的故事,就像一幅幅诱人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引人入胜的故事里,我们了解有趣的典故有趣的故事,就像清晨的一缕缕阳光滋润我们的心田。二三班的王禹乾给大家带来成语故事《大器晚成》。

成语是我国汉语言文化宝库的明珠,它简练概括,含义深刻。尤其是成语背后的有趣故事常可以引人深思。小小的故事,有着大大的道理,中华成语,是历史事迹的缩影,闪烁着祖先丰富智慧的光芒。二(4)的赵文彤和周子钰给大家带来了成语故事串烧。

202409021725269194202224_11.png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号称“东坡居士”的苏轼在辗转密州为官之时恰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银辉遍地,面对一轮明月,苏轼心潮起伏更加想念自己的亲人,于是在醉酒赏月之时写下了这篇千古流传的《水调歌头》。

如果说《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辗转异地为官的苦闷,那《满江红》这首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二(1)班同学带来的俩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词,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感官上的视听盛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实践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历史沉淀的华章,更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我们感受到魏晋的清雅,唐诗的豪放,宋词的婉约,以及元曲的悠扬。二二班的同学从古诗诗词的百花园中采撷一串芳香四溢,姿态万千的文化瑰宝,给大家带来了《古诗联诵》。

202409021725269207260281_11.png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首《长歌行》仿佛打开了时光的密码,让我们踏着《长歌行》的节拍,一起欣赏二3班带来的诗歌说唱《长歌行》。

悠悠华夏五千年,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之颠,就在于中华文化的精粹能够传承下去。《三字经》可谓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部,朗朗上口的旋律蕴涵着许许多多做人的深刻道理。《弟子规》,中华文化的一部瑰宝。《三字经》是千古传颂的名篇绝句,它三字一句,节奏明快,它不仅教我们怎样识文段字,而且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让人受用一生。诵读《弟子规》,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诵读《弟子规》,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二(4)的家长和同学们带来了《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唱诵演绎。

经过精彩的比赛过后,评委为本次比赛获胜班级和表现优异的选手颁奖。比赛最后刘涛校长进行总结,表扬了二年级积极参与的同学和为此付出努力的老师和家长们。刘涛校长对二年级孩子们提出要求:希望全体同学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让读经典、背经典、唱经典、演经典、用经典,成为同学们的日常学习活动。让我们“与经典同行,循圣贤之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也希望经典诵读活动在我们的校园里能够异彩纷呈,经久不衰。

202409021725269231982855_11.png

今天,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诠释诗韵乐章,用澎湃的激情演绎经典绝响。一场朗诵,就是一次插上翅膀的飞翔。一次聆听,就是一场放飞心灵的激荡。

诗歌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国学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愿诗歌艺术之花永远芬芳,愿国学文化永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