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处暑至 秋意浓——磴口县实验小学“二十四节气伴我行”系列之“处暑”专题活动
适老化

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传统文化】处暑至 秋意浓——磴口县实验小学“二十四节气伴我行”系列之“处暑”专题活动
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双减”在行动 来源: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08-23 11:04 点击数:442

【传统文化】处暑至 秋意浓——磴口县实验小学“二十四节气伴我行”系列之“处暑”专题活动

 

01.节气与美文

朗读者:磴口县实验小学教师  王艳萍

朗读者:磴口县实验小学 二四班阿希达

 

02.节气活动视频

处暑,意即“出暑”,高温将逐渐退场。处暑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南退,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暑气下降马上就凉爽了,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03.处暑知识知多少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之日“鹰乃祭鸟”,是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始肃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三候禾乃登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04.我们的处暑

处暑吃鸭

01.png

在我国许多地方,处暑意味着凉秋的开始。从这一天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差增大、昼暖夜凉,但是有些地方也会出现“秋老虎”的短暂高温天气。此时饮食应遵从处暑时节润肺健脾的原则,应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鸭子就是一种适合处暑的润燥食物。

 

作品展示

202409041725443268175632_11.png

手抄小报

202409041725443284636537_11.png

思维导图

04.png

书法作品

05.png

 

05.处暑与健康

一、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早睡可以避免秋天的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每天多睡一小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也可以在冬天来临前储存能量,养精蓄锐。

二、要少吹空调

要少吹空调电扇,避免冷刺激,同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早晚及时增减衣服。

三、适量运动,但勿过量

可以选择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但运动时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避免大量出汗而损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