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双减” 多彩实践 --临河区第十小学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纪实
适老化

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乐享“双减” 多彩实践 --临河区第十小学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纪实
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双减”在行动 来源: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09-26 10:04 点击数:588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巩固“双减”成果,为了让同学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获得体验2024年9月2日—9月4日,临河区第十小学组织学生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社会实践研学基地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沿途实地考察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地域文化、历史遗址等,在山区、草原,峡谷等自然地域进行自然体验教育。

出发前,老师对全体同学进行了安全教育。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希望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做到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节约资源、爱惜粮食、文明活动、讲究卫生。

图片1.png

第一站 非遗劳动实践基地

学生们来到了非遗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充满神秘的非遗之门。在这里,同学们亲自动手制作了木版画、皮雕、篆刻、沙嘎、扎染、毽子等。在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快乐,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深刻地认识到传承和保护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我们要将这份热爱传递下去,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第二站 乌拉特中旗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

上午11点到达了乌拉特中旗中小学示范性实践教育基地,举行了“立少年志,戍边疆情”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营仪式。

操场上,彩旗飘扬,同学们整齐地排列着,个个精神抖擞,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主持人走上台,用激昂的声音宣布开营仪式正式开始。

仪式第一项,奏唱国歌。请全体师生,保持庄重,面向国旗。

激昂的国歌声中,同学们心潮澎湃。国旗飘扬,那是同学们心中的骄傲和力量的源泉。

第二项乌拉特中旗青少年国防教育研学中心主任赵战兵同志致开营词。赵主任鼓励同学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坚韧的意志和爱国情怀。

第三项临河区第十小学王建平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王建平副校长亲切的告诉同学们,本次实践活动是一次特别的旅程,不同于同学们在教室里的学习,但同样充满了知识和成长的机会。这是一个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培养坚强意志的平台。愿同学们都能有所收获,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回归校园生活!

第四项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表达了积极参与、努力学习的决心。

第五项由王建平副校长为各连队授旗。随后,教官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登场,他们挺拔的身姿和坚毅的眼神,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了信心。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连旗被高高扬起,迎风招展。那一刻,心中的热情也被点燃,“立少年志,戍边疆情”的信念更加坚定。

开营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充满挑战与成长的实践活动之旅,正式拉开了帷幕。

午餐时间,同学们来到食堂在这里,教官对同学们进行了餐前训导:“军井未掘,将不言渴;军灶未开,将不言饿;雨不披蓑,雪不裹裘;将士冷暖,永记我心!”短短几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第三站  温根大峡谷

午休过后,学生们怀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前往温根大峡谷的奇妙之旅。

当我们终于抵达温根大峡谷时,印入眼帘的是温根峡谷的瀑布,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所有人都惊叹不已。那雄伟壮阔的峡谷就像大地张开的巨大嘴巴,向我们展示着它的深邃与神秘。每个班纷纷与峡谷合影留念。

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脚下的石头和泥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峡谷两侧的山峰高耸入云,陡峭的崖壁上生长着顽强的植被,它们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同学们好奇地观察着每一块奇特的石头,想象着它们经历的风雨沧桑。

当我们走到峡谷深处,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出现在眼前。同学们纷纷蹲下身子,用手感受着溪水的清凉。

此次拉练温根大峡谷,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第四站 牧羊海文化兵团

细雨濛濛,今天,同学们参观了牧羊海文化兵团,走进兵团,同学们的目光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整齐的房屋,还有那飘扬在风中的旗帜,都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故事。

跟随着讲解员,同学们首先了解了“屯垦戍边,青春永驻”这8个字的含义,又在讲解员和教官的带领下同学们亲自动手编了草帽,这是对历史的重温与铭记。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红军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智慧和坚韧精神,深刻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在教官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那个年代的学校、理发店、照相馆、小卖店、活动室、邮电所、宿舍。让同学们对牧羊海兵团的过往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如今丰富便捷的生活。

第五站 二师十六团的历史展览馆

随后又参观了二师十六团的历史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陈旧的物品,生动地展现了当年兵团战士们艰苦奋斗的岁月。同学们认真地听着讲解,眼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下午,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同学们参与了石磨豆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了解了传统的豆浆制作方法,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食物的来之不易。

同学们还参与了蒙古族服饰串手串活动,通过接触蒙古族服饰,同学们对蒙古族的文化特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感受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  

为了拓宽同学们的视野,还学习了学习蒙古奶茶文化,品尝着香浓的蒙古奶茶,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广袤的草原,感受着蒙古族的豪迈与热情。

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专注力。教官组织同学们在室外体育课上进行射箭活动,同学们手持弓箭,瞄准目标,体验着射箭的技巧和乐趣。

同学们还进行了挪砖游戏。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游戏中,同学们互相加油鼓劲,共同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同学们本次的实践活动增添了许多乐趣和色彩,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为培养同学们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一场别开生面的整理内务活动顺利展开。同学们精神抖擞,随着教官的一声令下,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铺平床单、叠好被子,动作有条不紊。不一会儿,在整理内务的过程中,同学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认真态度。他们小小的身影忙碌而又充满活力,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努力点赞。

同学们井然有序的排队打饭用餐。用餐过后,同学们来到洗碗池边,他们挽起袖子,小心地将碗碟放入水中,用洗洁精仔细地清洗着每一个角落。虽然动作还稍显稚嫩,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认真和专注。

让同学们自己刷碗,旨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明白劳动的意义,同时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晚上,举行了一场以“立少年志 戍边疆情”为主题的晚会,同学们的表演充满了热情和活力,他们用纯真的笑容和精彩的表演征服了现场的观众。每个节目都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展示了孩子们的才艺,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这场晚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它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表演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通过展示不同的文化和活动,也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第六站 内蒙古抗日战争纪念馆

第三天上午,同学们参观了内蒙古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有丰富的文献、图片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物、逼真的主题景观等展品生动呈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同全国军民一道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奋勇抗战的悲壮历史,展示了抗日英雄们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甘愿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通过参观纪念馆,同学们了解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深刻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以及中国人民为抵抗侵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烈士陵园,同学们身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红领巾,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抵达烈士陵园。在这里同学们敬少先队队礼,重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感受到了长征路上每一步的沉重,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面向五原抗日烈士纪念碑,同学们进行了庄严的宣誓并举行悼念仪式,全体师生低头默哀,以此表达对烈士的深沉哀悼。

第七站 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下午,同学们走进了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和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文化之旅。

在博览园内,同学们被丰富多彩的农耕场景所吸引。古老的农具、传统的农舍,仿佛把他们带回到了过去的岁月。讲解员生动地讲述着河套地区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农耕文化博物馆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诉说着河套地区农耕文明的辉煌历史。同学们围在展品前,好奇地观察着各种农具的形状和用途,感受着先人们的智慧和勤劳。

图片2.png

最后,总教官对本次活动做出了总结,期望同学们能将在这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牢记心中。无论是团队协作的精神,还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气,都要成为你们未来前行的力量。

王建平副校长为优秀的同学和班集体颁发了奖状。 通过本次社会研学活动希望同学们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大胆创新的精神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做个阳光乐观、明理向善、团结互助、文明卫生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