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渐丰,共赴秋实。”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更好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工作行事历安排,9月18日---9月20日,临河四小教育集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音乐学科“青蓝工程”指导课活动。
术科青蓝工程指导课
承担术科青蓝工程指导课的教师们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集体备课时,老师们遵循新课标理念,围绕学生主体设计教学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策略。
活动安排
音乐组集体备课环节
授课环节
苑昕老师教授课内容是五年级音乐《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是一首具有船工号子风格的歌曲。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在教学中,通过欣赏、演唱,男女生接唱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以祖国的大好山河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王普新老师讲授的是三年级上册《老爷爷赶鹅》,这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儿童歌曲,歌曲短小,歌词朴实,采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生动地表现了老爷爷热情、爽朗的性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王老师通过游戏法使学生学会了本课的知识点二分音符,还带领学生第一次感受轮唱的魅力,两个声部轮流担任,让学生都体验了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的特点。
张抒曼老师授课内容是三年级音乐《小号手之歌》。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张老师通过发电报的形式进行了前八后十六节奏处理,歌曲强弱规律的掌握,八分和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学习歌曲中带领学生范唱和教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感知能力。
王怡欢老师授课内容是二年级上册音乐《数蛤蟆》,在教学过程中王怡欢教师带领学生分乐句视唱歌曲旋律,并尝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力度在音乐表现中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增强歌曲的表现力。然后填唱歌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掌握的更扎实。在歌曲处理方面也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处理歌曲的乐趣。
杨浩森老师授课内容是六年级音乐《我的中国心》。这是一首深情的流行歌曲。杨老师在引导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运用了聆听、模仿,对比等方法,带领学生在哼唱、模唱、跟唱、重点指导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中感受乐曲的音乐美、形式美、旋律美,从而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歌曲的内涵,为表现歌曲的情绪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研环节
学后能行,研后有得。公开课结束后,老师们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教科研主任刘佳、音乐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刘佳主任在总结中指出:这几节音乐课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并提出一些需改进的地方,比如,可以进一步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评价方式上,可以更加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一路欣赏,一路采撷,在点评中彰显思考,在思考中加深理解。交流、碰撞加深了教师们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也进一步让教师们意识到,唯有主动升级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自觉提升自身核心素养,锤炼自己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才能扛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