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双减”政策在课堂上扎根--临河区第一小学“双减”系列活动纪实
适老化

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让“双减”政策在课堂上扎根--临河区第一小学“双减”系列活动纪实
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双减”在行动 来源: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10-17 08:04 点击数:365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对每个语文老师都是一个考验。临河一小二年级语文组进行了研讨探索。

从确定课题开始,大家集思广益,针对问题逐个击破。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艺术之旅”,我们结合课后练习题的要求,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展开想象讲故事、深刻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02410171729155064177144_14.png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读书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这节课遵循这一规律,将“读”贯穿始终:读准多音字—读通文脉—读懂文意—读明事理,学生在多形式多层次螺旋上升的读中,把握文意明白事理。而文意思理解方面,考虑到本课意思易理解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自我探索中习得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拎重点词句,点拨引领。这样的教学,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

图片2.png 

特别是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为让学生更好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教学时一步一步深入:首先在初读环节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出故事文脉,为下面讲故事搭好框架。再从面对同一幅《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态度”入手,抓住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去感受课文中杜处士和牧童的人物特点,使学生对文中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有着一定感知的同时,也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为学生讲好故事打下基础。最后师生一起商量出可以加入合理想象的地方,讲好故事。这样通过一环扣一环,为故事讲述搭建了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内在思维力、语言表达力。

 图片3.png

课堂最后,在悟得本文传达的道理后,完成习题,以练促学,让“双减”政策在课堂上扎根。整堂课,教师亲切自然的课堂形象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教者情和学生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学永无止境,在“双减”背景下,让我们深入剖析教材,围绕语文要素的落实而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坚持用心打磨每一节课,打造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减负提质。